产业“新”常态带来什么“新”机会?

年前三季度大部分LED上市公司出现增收又增利的喜人局面,究其原因:1)上市公司凭借资金、规模、技术等优势,订单增长远高于行业,成本控制优于同行;2)上市公司通过外延式扩张的手段,快速增加规模以及利润;3)价格下降趋势放缓,甚至部分产品出现上涨。

中小企业LED企业却是另一番景象,2016年原材料、芯片、灯珠的价格出现一轮上涨行情,这让很多原本价格已经临近成本红线的企业非常难受。

以新三板挂牌LED中小照明企业为例,上半年75家挂牌LED照明应用企业营收同比增长的有55家,平均增速接近60%;但净利同比下滑企业仍有35家,占比近五成。

海外市场一直是LED行业重要市场,而进入2016年以来,出口市场一直萎靡不振。

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 LED室内照明出口金额 457.9  亿元,首次出现同比下滑2.1% 。

所有主要产品,LED 灯管、球泡灯、筒灯、面板灯出口额都超过 60 亿元人民币。其中灯管、球泡灯、吸顶灯等产品出口规模呈负增长

与此同时,LED行业技术创新层出不穷,LED车/船用灯、特种路灯、智能家居照明、透明荧光陶瓷材料、OLED等新技术、新产品被LED行业广泛运用。

LED行业的“新”常态就是强者恒强、出口市场比重下降、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

那么在这样的势下,资本如何搅动LED产业?中小企业如何寻找出路?国内市场如何布局?技术创新如何避免叫好不叫座?

2016年11月11日东莞观澜湖,2017产业“新”机会论坛,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LED高级分析师将为您解答以上疑问,助您把握LED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机会与风险,以答谢您一直以来对高工产研的关注与支持。

关于高工产研

深圳市高工产业研究有限公司专注于锂电、电动车、机器人、LED、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研究、咨询、投资会议、传媒于一体,为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全方位的整合服务。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依托产业服务平台优势,秉承“独立、独断、独行、独到”的理念,每年实地调研超过1000家企业,建立了真实权威、数据详实的新兴产业数据库和独特的产业数据分析模型,并在新兴产业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国内外业务关系。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每年向产业界和政府发布产业报告超过200份,长期为巴斯夫、上汽集团、飞利浦、欧司朗、高盛、罗兰贝格、申银万国、招商证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金融机构、研究机构提供个性化的调研报告。

   论坛议程:

1477958581854836

 拟邀LED企业:

147795859466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