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行业上演真实版“中国合伙人”,个中心酸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明白

这个曾经创造LED行业从公司成立到成功IPO最短时间记录的公司,正在遭遇“中国式合伙人”的散伙。

昨日晚间,乾照光电(300102)发布公告,王维勇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职务,辞职后仍担任公司董事职务。

同日辞职的还有公司董事曾炜杰。曾炜杰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职务,同时申请一并辞去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蔡海防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同时申请一并辞去公司董事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

高管团队人事变动的背后,是乾照光电第一大股东的换位。

乾照光电公告,王维勇持有公司股份1.12亿股(占当前公司总股本的15.92%),王维勇计划自10月18日起未来6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500万股,即不超过当前公司总股本的3.55%。

本次减持前,王维勇系公司第一大股东,但不属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本次减持后,王维勇不再系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深圳和君正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公司仍然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本次股份减持计划的实施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2013年上半年热映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引发无数共鸣,人们感动于“新梦想”三位创始人创业初期的肝胆相照,也扼腕于财富膨胀后三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纠葛。

事实上,这一幕也不断在风起云涌的资本市场上真实地上演着,曾经创造创业板最快上市“神话”的乾照光电便是其中的代表。随着2013年公司三大创始股东(邓电明、王维勇和王向武)终止“一致行动协议”,其间演绎的现实版“中国合伙人”,情节比电影版更跌宕曲折。

2010年8月12日(距离公司成立仅仅四年时间),乾照光电成功登陆创业板,发行价高达45元/股,公司7个创始股东的财富一夜间均膨胀至数亿元,创业初成的喜悦让公司前三大核心创始股东邓电明、王维勇和王向武约定,通过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来共同行使对于公司的实际控制,成为外界所共称的乾照光电“三驾马车”。

更值得一提的是,三人中两人以同等股权并列第一大股东,董事长和总经理甚至拿同样的薪酬,一派“共进退,肝胆相照”的气势。

乾照光电上市后业绩暂别过去的高增长,公司股价一路跌至十元以下,期间大非解禁后更是接连遭遇减持套现。更雪上加霜的是,昔日的“一致行动同盟”以公司发布的一则公告宣告瓦解。公告称,上述一致行动协议于经三大股东协商无果,决定不再续签,公司目前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而和君系的接盘始于今年5月。

从乾照光电离任一年后,公司原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王向武最终选择了由私募基金定向接盘的方式来大笔减持股份。而无论是减持价格还是接盘方背景,上述交易都颇具看点。

交易完成后,深圳和君与苏州和正合计持有5000万股乾照光电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7.1%。而王向武所持乾照光电股份数则降至1076.4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3%。

深圳和君与苏州和正表示,其此次入股是看好乾照光电业务的发展,希望在未来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2016年8月,深圳和君正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代表正德远盛产业创新结构化私募基金与邓电明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和君正德拟通过正德远盛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邓电明持有的上市公司6000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8.52%。

本次交易完成后,和君正德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州和正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有限合伙)合计持有上市公司11000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5.61%仅落后乾照光电董事长王维勇0.31%,将跃居第二大股东。

然而,股东的调整,并未能对公司业绩产生正面利好。在其他几家LED芯片上市公司业绩上升、加快多元化业务布局时,乾照光电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却并不算好。

10月13日,乾照光电发布《2016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8.75万元-2557.0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5%,上年同期盈利为2691.67万元。

这家曾经在LED行业以超过60%毛利率“傲视群雄”,从高峰期超过1亿元的净利润,到去年底亏损近9000多万元,乾照光电的未来之路仍然扑朔迷离,但可以肯定的是“伤筋动骨”绝非百日之痛。